• 羅寶明感言

    「練好太極拳」這個「好」字,很在乎學習者對太極拳的專注能力、要求和悟性。「學者的性情之不同,而功夫之造詣各異。雖同一師承,而對拳理之領悟、盤架姿勢及應用之法則各有不同。〖吳公藻:吳家太極拳〗」就是我們經常聽到的「同師傅唔同打法」。

    筆者當年執弟子禮拜師入門,由師父口傳心授、循序漸進地諄諄教誨。在初學拳式時剛值盛年,總認為這慢吞吞的拳術絕對難不到我。漸漸地我才發覺個中學問高深莫測。又想學得比師兄弟們更好更快,於是不斷提出對拳套、拳理、或不同動作要求的問題,但師父總是一笑,顧左右而言他。有一次師父被我問得煩了,就說「如果你未能達到某個認知階段,就算說了你也未必明白。」當時我心裡嘀咕,心中暗地想:「你不說又怎知我不明白呢?」後來習拳的日子久了,就開始理解師父的意思。

    某師弟很有求知精神,經常閱讀很多有關太極拳書籍。他在拳譜中看到「涵胸拔背」一辭,暗中引證師父的示範,自己誤以為把「胸口內彎、背部隆起」就是「涵胸拔背」了。這時的身型就像一隻沸水撈起來,灼熟了的大蝦,或變成了縮胸駝背的「劉羅鍋子」。所以我們學習時不但要多閱讀書籍,還要依師父的指導去做,更要多用腦去思考。

  • 【返回】
Copyright © 柔靜太極拳研藝社. All Rights Reserved.